他想了想,说道,“时代已经变了,黑色电影会流行,暗黑系的剧集同样会,现在的观众早就厌烦了看老好人一样的主角,一些坏的有特色的角色,同样会受人追捧。”
盖尔-加朵回到自己的书桌前,坐下翻开小说,颇有些无奈,墨菲作品中的主角,根本就没有好莱坞传统意义上的好人,哪怕是超人克拉克-肯特,都被他赋予了阴暗面。
墨菲从柜子里翻出一堆资料,又说道,“好人和坏人是对比出来的,男主弗兰克-安德伍德并不比任何角色坏,他只是敢于承认自己是坏人而已。”
“就像你一样?”盖尔-加朵忍不住说了一句。
“亲爱的……”墨菲显露出一脸的无辜,“你认为我是坏人吗?”
盖尔-加朵毫不客气的说道,“反正不是好人。”
“哎……”墨菲长叹了一口气,“小的时候我很讨厌坏人。”
“所以就要变成坏人?”盖尔-加朵翻开书,也不看墨菲,“是这样吗?”
墨菲没有接她的话,反而问道,“亲爱的,你知道最恐怖的事是什么吗?”
盖尔-加朵抬起头,诧异的看向墨菲,“你还有认为恐怖的事?”
“当然,每个人都有。”墨菲翻找着需要的资料,说道,“人生最恐怖的事就是长大后渐渐成为小时候曾经讨厌的人。”
“好了,你忙吧。”
今天不用去谈判,盖尔-加朵也准备看看这部被奈飞看中的小说休息下。
墨菲点了点头,也不再开口,专心的去翻看资料,他刚刚拿出的这些都是关于美国政治和体制的一些基础说明,《纸牌屋》小说写出很久了,之前还被BBC拍摄过迷你剧,很多东西如果从小说里面照搬的话,那真要闹笑话了。
新的剧集必须符合目前美利坚的政治环境,这是最为基本的一点,墨菲虽然看过那部系列剧,但也就是看过而已,如果连美利坚最基本的政治体制都不了解,就想写出合格的故事梗概……
他还没这么傻。
所以,在写之前,墨菲让CAA送来了大量相关的资料,这些都是改编的基础。
东西方的政治环境大不相同,他连太平洋对岸的体制都不是特别了解,更不用说美利坚了。
比如弗兰克-安德伍德所担任的职务党鞭,之前墨菲一头雾水,看过相关的资料很容易就能理解,是所在党的三把手(一把手是议长,二把手是多数党领袖),相当于维护党利益的纪委。
弗兰克-安德伍德是民主党在众议院设置的党鞭,这就意味着他的权力仅次于议长和多数党领袖,是个名副其实的大人物。
看过更多的资料后,墨菲更多的了解到党鞭一词来源于英语“whipper-in-thefellow”,是在英国猎狐狸的时候管好猎狗的一个角色,主要工作就是说服党员按照党派规矩投票。
还有,了解民主党的政治立场同样也是必须的。
当然,墨菲也会借用一些多小说中的情节,毕竟《纸牌屋》的原著小说作者迈克尔-多布斯曾是英国保守党副主席,撰写这样的政治斗争情节既合理又显得很真实。
好莱坞随便一个编剧都清楚,要写政治题材,如果连最基本的体制都不了解,就处处露怯。
所以,墨菲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并没有开始撰写故事和剧本纲要,还是处在翻阅相关资料的准备阶段。
与此同时,他也确定了更多这部剧集的基调。
比如不能让剧集陷入“偏左还是偏右”的立场选择,或者沉溺于对政客的脸谱化讽刺,而是要大胆的用近乎直白的方式表现政客交易,明目张胆的谈论政治技巧,或许真实的美国政治图景不会这么浓缩,但剧中的细节要让观众观看时仿佛能看到现实的影子。
这种影子未必需要完全真实。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