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了好了,回来了就好。”制片人发话了,继续往山下走,拍摄也一直持续着。
“哥哥你没事吧”潘燕递上一株绿绿的小草,道:“林子里很多山蚊子,上次小妹就被咬了,用这个草草能不痒。”
韩轼扭头看着,潘燕举着小手,脸色写满了期待。
“哦”韩轼将草拿了过来,也没有揣在了身上,就没有再说什么,继续走在前面低头看手机。
“真是,差距太大了。”
王蕾看在眼里在心中嘟囔,潘燕还被吼了两次,但依旧关心新哥哥,相反韩轼这个当哥哥的从头到尾都没给过好脸色,十分任性乖张,最基本的谢谢都不会说一句。
“投胎真的一件技术活,有些好孩子想上学上不了,但有些在学校什么坏事都干完了。”王蕾很不喜欢韩轼,但没办法,很不喜欢也要跟着,在她看来或许唯一的好是,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,韩轼一点也没叫累。
在大概中午的时候,到了镇子上,也正逢赶场天(赶集),人来人往挺热闹的。
赶场,说清楚点就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时候,所使用的低级贸易手段,逢单或者是缝双赶场。
但这个镇子不同,是再用的三天赶一次,所以相比普通的赶集,他们来到的这个更热闹。
马路两旁都摆满了卖东西的,什么卖活鸡活鸭的,卖蜂蜜的,卖衣服的等等。
“赶街,姐姐我们好久没有赶街咯。”一来到集市,潘小妹就跟小鱼入水一样,欢快得很。
小女孩,就喜欢热闹。
潘燕先把一大一小的两个竹篓中的东西卖了,拿到了六块钱。
“这么大两竹篓才卖六块钱?不会被骗吧。”王蕾关心的道。
“没有,这种草草在山上很多,所以其实不值什么钱,三毛一斤,其实原价格是五块七,收草的叔叔还多给了我们三毛。”潘燕把一张五块,一张一块贴身装在兜里,脸上洋溢着笑容,大满足。
王蕾表示完全不能理解,大老远的背两竹篓的东西才卖六块钱,要知道这点钱平时也就够她吃碗凉虾西米露。
“镇上的福利社在什么地方?”王蕾问。
“我带路,我带路。”潘小妹将手举得高高的,然后跑在最前面,做小小领路人。
韩轼期间也做了做样子,嚷嚷着要喝汽水,总之在没有什么大波澜的来到福利社,领取了,一年的福利,派发的五十斤大米,四十个鸡蛋,一桶十升的油。
但这些东西,潘燕两姐妹要怎么搬回去?
“导演……”
“不行”在场后,导演冷酷的打断了王蕾的话:“绝对不行,节目规定,要帮也只能小韩这个哥哥帮。”
“他会帮?”王蕾气得都快笑出来了,抗争无果,就只有看着潘燕背上一袋大米无论如何也起不来的样子。
这些东西去年都是她哥哥潘山拿,要知道五十斤大米,可不是五斤,潘燕一个小姑娘怎么搬抬得动。
在潘燕就要急哭的时候,韩轼开口了,道:“给我,我来。”
ps:猜猜看是什么书,第一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