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比尔,我们的公关工作做一点适当的调整。”墨菲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,“原本的计划不变,我们再增加一些话题,让《华尔街之狼》保持一定的热度。”
“这点可以。”比尔-罗西斯摩挲着下巴,说道,“有话题才有关注度。”
墨菲又说道,“还有,我们在媒体上制造一些声音,显示一定的姿态。”
比尔-罗西斯问道,“什么姿态?”
“我们不是为了冲奖而冲奖!”墨菲双手抱胸,说道,“相信你比我更清楚,电影学院核心成员的那帮老头子们的思想,完全不能用常态来衡量,很多时候专门对着他们口味制作冲奖影片,为了冲奖而冲奖的人,反而会被他们冷落。”
“这样的例子有很多。”比尔-罗西斯完全认可墨菲的说法,“没拿最佳导演前的马丁-斯科塞斯,现在的莱昂纳多-迪卡普里奥,都是这方面的典型。所以,过去我也提醒过你,为了冲奖而冲奖往往适得其反。”
“对,就是这样。”墨菲轻轻点头,“因此,我们要显示出一种态度,《华尔街之狼》不是专门为了奥斯卡而制作的影片。”
他忽然笑了起来,“事实也是这样,《华尔街之狼》并不是完全因为奥斯卡而制作。”
这话比尔-罗西斯相信,像墨菲这种导演,永远都不会忽视影片的商业利润,他的风格也不是很对奥斯卡的胃口。
比尔-罗西斯站起来走了几步,思考了一会,说道,“这件事交给我负责好了。”
又讨论了十几分钟,墨菲、比尔-罗西斯和律师罗伯特的这次三人会议也宣告结束,墨菲继续配合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宣传计划,比尔-罗西斯负责一系列的奥斯卡公关活动,罗伯特则去应对乔丹-贝尔福特的诉讼案,尽量不牵扯墨菲太多的精力。
在好莱坞,能走到墨菲这个地步,所代表都不是自己,而且每一个人的背后,基本都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团队,很多时候的群策群力,远比一个人光着脑袋往前硬闯效果要更好。
每年的12月1日,是北美颁奖季正式开始的时间,现在渐渐接近了十二月中旬,很多前哨奖项都公布了评奖结果,或许是受到乔丹-贝尔福特不断攻击影片失实和竞争对手拿此来做文章的影响,与去年的《无耻混蛋》不同,墨菲和《华尔街之狼》几乎无一例外的落选了这些奖项的提名名单。
情况对于《华尔街之狼》相当不利,尤其时间渐渐接近一月份,学院随时可能宣布派发奥斯卡提名名单的选票。
也就在这时,墨菲和比尔-罗西斯以及二十世纪福克斯联手划出大手笔,连续在业内影响力巨大的《好莱坞报道者》购买版面,刊发与墨菲和《华尔街之狼》相关的消息。
“墨菲-斯坦顿,一位从来没有拍过烂片的导演!”
“好莱坞最具个人风格化的导演和他制作的风格独特的《华尔街之狼》……”
像这样的新闻都只是常规的宣传手段,在这些常规宣传手段里面,还故意提起了影片那些备受非议的地方。
“随着北美感恩圣诞档期诸多电影的先后亮相,可能是本届奥斯卡颁奖季最具分量的影片《华尔街之狼》终于在之前一系列跳票、剪辑未完、档期调整的不利消息中重装上阵,在院线中与观众见面。”
“但毫无疑问,这部时长接近三个小时的黑色喜剧甫一出场,就以其令人咂舌的尺度,挑战了包括观众、影评人、甚至奥斯卡奖评委们在内所有人的心理底线;而由此引发的两极分化的评论口碑和观众感受,也就毫不出乎所有人意料了,而这个现象在奥斯卡奖的颁奖季,又绝非一个好消息……”
“在这部墨菲-斯坦顿执导的《华尔街之狼》里,塑造了一个奢侈糜烂吸毒成瘾的股票经纪人角色:乔丹-贝福德。这个角色在片中无恶不作、寡廉鲜耻、颓废堕落。观众如果能够忽略影片最后10分钟乔丹-贝福德被FBI调查和联邦法院定罪的情节,全片几乎就是奢侈糜烂生活的全面展示。”
发布这些,墨菲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不是为了让影片自黑,恰恰是向众多的奥斯卡评委中的老头子们显示:看,我这部影片根本就不是专门为了冲击奥斯卡奖而制作的,否则干嘛弄那么多争议和大尺度的镜头呢?
这种宣传方式看似有些荒谬,但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衡量的东西,尤其是一群上了六十五岁的老头子,就像墨菲说的那样,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,任何人都不能用平常人的思维去衡量他们。
他们的思想真的很奇特,让人无从把握,冲奖的人太在意奥斯卡,会被他们认为制作电影的目的不纯;远离奥斯卡的话,又会被他们认定不尊重权威奖项……
这也就是墨菲所说的姿态问题,姿态有时候也会决定是否获得奥斯卡评委们的青睐。
所以,墨菲给《华尔街之狼》这部影片敲定了一个基调,并且通过《好莱坞报道者》公开显示出来。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