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3日午时两点,上海四川北路湖州中学,一间小*平房里,同盟会的几位大佬,宋教仁、谭人凤、居正、陈其美等人,正在此议事。
这里是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所在地。同盟会中部总会,又称中部同盟会,是有意与同盟会东京总部立异的机构。
原来,东京同盟会自1905年成立以后,领导人孙文、黄兴的策略,是集中全力在两广边界之地,策动起义,为此耗费了大量经费,牺牲了许多同志的性命,却都功败垂成。同盟会内部,渐渐有许多同志,对于孙、黄的的做法,提出异议。
1910年,广州新军起义失败之后,宋教仁提出,要有一个专主长江流域的革命机关,得到谭人凤等人的赞同。五月,谭人凤召集在日本的中国11省区的同盟会分会长会议,讨论建立组织问题。
会上,宋教仁提出革命进行方略有上、中、下三策:在边地进行为下策,在长江流域进行为中策,在首都和北方进行为上策。并指出,革命地点宜居中,不宜偏僻;革命时期应缩短,不可延长;战争地域应狭小,不可扩大。
与会同志经过争论后得出一致结论:“上策运动太难,下策已行之而败,且足引起干涉酿分裂之祸,决定采用中策,即在长江流域策动革命。”于是决议组织中部同盟会作为策动机关。
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的失败,让宋教仁等人益发认为孙黄失策,坚信“长江革命之重要”。于是在7月31日,于上海四川北路湖州中学,成立了同盟会中部总会,虽然宣称“奉东京本会为主体”,却又自冠总会,且总理一职无人,号称要虚位以待贤豪。
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后,宋教仁、谭人凤等经常化装奔走于沪汉之间,在他们的推动下,9月16日,武昌革命团体文学社与共进会召开了联合会议,成立了领导起义的统一机关,推文学社社长蒋翊武,为起义军总指挥,共进会军务部长孙武为参谋长。
10月10日,武昌起义突然爆发,同盟会中部总会负责人事前并不知道,如今已经过去三天,宋教仁等人依然没有得到具体的信息。
“遁初(宋教仁字),你说报载武昌的消息有几分可信?”说话的是一五十岁左右的长者,同盟会元老谭人凤。
“湖北的同志还没传来确切消息,这次要不是报上披露了瑞徵上奏清廷的奏折,我们还不知道武昌的同志已经动手,而且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!”宋教仁稍微有些兴奋地答道。
“可惜,武昌城内并无我同盟会得力同志坐镇,革命军竟然推举黎元洪做都督,真是失策!”陈其美摇头感叹。
“只要黎元洪真心归附革命旗下,由他做这个都督也没什么,况且此人颇有清望,还能壮大我革命声势。”居正立即反驳道。
“哼!书生之见!书生之见!都督大位,如何能够让给外人?若是我在,必以死相争!”陈其美气得叫道。后来推举沪军都督时,陈其美果然以死相挟,得遂大位。
“具体情况还不清楚呢,我们内部怎可先起争执?”谭人凤赶紧在一边打圆场。
宋教仁也立刻劝说道:“此事得失,先不必争论了,当务之急,是派得力同志赶赴武昌坐镇,主持大计。”
“瑞徵的奏折上又说,此次武昌起义的总指挥,是一个叫王麟的革命党人,狡猾非常,如今为革命军首领。王麟这个人,我奔走于沪汉之间,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呢?(“穿越男”大汗:要是你有印象,那才见鬼了呢!)遁初,你识得此人么?”谭人凤插言道。
宋教仁想了一会,摇头道:“我也不记得见过此人。不过也无足怪,大势迁移之际,必有英雄乘势而起。此人崛起,正说明我革命党人才济济。”宋教仁虽然年轻,却在党内有很高的声望,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他没有门户之见,胸襟、气度,让人折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