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汉室不可卒兴,袁绍不可卒除……”周瑜声音虽轻,听在孙坚耳中,却犹若惊雷。他以讨伐董卓声闻天下,以与袁绍争夺豫州崛起中原,如今周瑜则简单明了的点出,这两者都不是他短时间可以完成的目标。
孙坚若有所思……
周瑜留给孙坚一些消化的时间,半晌,才继续道:“豫州,地处中原,土地肥饶,人口繁多,历来为国家财赋重地,然豫州四面环敌,境内一马平川,无险可守,不足以自保,此,只可以为资,而不可以为凭也。将军勇挚刚毅,猛锐冠世,用兵若神,不过欲以豫州完成勤王、除逆(袁)大业,恐有不济。”
孙坚深以为然,这个问题他从去年末就注意到了。豫州西有盖胤坐镇雒阳,东为盟友徐州陶谦,北面兖州倒是一个不错的进取选择,可兖州刺史刘岱名义归属袁绍,实则骑墙观风景,只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把他归入中立也无不可。孙坚如进军兖州,等于把刘岱推向河北,届时,他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刘岱,还有袁绍。何况,胜且不说,稍有小挫,豫州方寸间无回旋余地,他将不得不再次寻求袁术的帮助,沦为后者手中快刀。这对好不容易稍稍摆脱袁术控制的孙坚来说,是不可接受的。
孙坚叹道:“我何尝不知此理?奈何四方有主,无路可走……”
“可谓无路可走?”周瑜指画扬州,说道:“将军请看,扬州六郡,九十二县、邑,地方何止万里?户口不下百万,中平黄巾卒起,中原诸州皆遭兵劫,而独扬州得免,根基足全,可为将军之凭……”
孙坚低头看着扬州,作为自己的家乡,他不可能不知道详情,其户过百万,人口四五百万,如果是太平时节,以人口论,它只能排在中等,然而中原经过黄巾之乱后,它已然一跃成为仅次于益州、豫州、荆州的天下第四大州,人口更在袁绍的冀州之上。更无论它地域之广,不下中原,有足够的回旋余地,兼且大江横卧,抵抗能力呈几何级暴增。
见孙坚似有心动,周瑜又道:“扬州六郡九十二县,天授之地,刺史陈温,类于孔伷、焦和,并无军旅之才,执锐之干,坐谈客耳。周昕、周昂,手下败将,无足道哉。”
“将军少有勇名,乡人推崇,及后导温戮卓,吏民亲附。前周昕、周昂助纣为虐,以伐罪之名南下,陈温必不敢抗拒将军虎威,亡命南奔。将军以江、淮(九江郡、庐江郡)之众,乘胜渡江,席卷丹阳,以临吴、会(吴郡、会稽),则,扬州大势,定矣。”
“并扬、接豫,连徐,立足东南,内亲贤士,外整军旅,以观天下之衅。待有时变,将军奋威发军,诛除群秽,匡辅汉室,成就桓、文伟业,有何不可?”
“有何不可?有何不可?……”孙坚目放精光,拍案站起,周瑜描绘出的战略蓝图,大气磅礴,恍如滔滔不绝的长江之水,冲刷掉他心头的重重疑惑,直令他有仰天长啸的冲动。孙策虽然昨夜就已听过周瑜言论,然而第二次听,依旧热血沸腾。
孙坚绕案来到周瑜面前,握着他的手道:“公瑾啊,留侯(张良)似你这等年纪,都未必及得上你。”
“将军过誉……”周瑜俊美绝伦的面孔绽放出淡淡的笑意,说道:“将军孤微发迹,而终有今日之业,非常之人也,目光略同。小子相信,前方之路,将军必有思量,之所以未作抉择,窃以为,心存疑虑耳。小子不才,能做的,不过是坚定将军之心。”
“哈哈哈哈……”孙坚朗声长笑,经久不绝。半晌,转谓身旁孙策道:“伯符,公瑾天下奇才,你能与他义结金兰,是你的福气。”
孙策爽朗一笑道:“我也是这么认为的。”
孙坚平复心情,转望地图,沉吟一声道:“公瑾,你说,欲夺扬州,需要多少兵马?”适才周瑜一番长论,把夺扬州说得轻而易举,实则和当初荀彧向盖俊献勤王、强秦论是一样的道理,只是提供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思,及坚定君主信心。陈温、周昕、周昂皆儒者,不以将兵御卒闻名,但胜在名气广大,地位稳固,士民拥戴,不可轻辱。
周瑜想了想道:“为稳妥起见,应不少于三万精兵。”
“这……”孙坚面有难色,别看他坐拥一州之地,实际上手中只有颍川、汝南、鲁国三地,兼且去年同曹操一战,折损不小,他手中真正能称得上精锐的,也就不到四万人。他不可能拿出大半家当去攻打扬州,即使他舍得,袁绍、曹操会对空虚的豫州视而不见吗?毕竟,不提双方之间难以化解的仇恨,扬州刺史陈温,可是他们的盟友。孙坚已经受到过一次痛彻心扉的教训了,不想经历第二次。
周瑜对豫州状况很了解,清楚孙坚因何为难,说道:“豫州,出兵两万即可。”
“哦?”孙坚闻言一怔,随即反应过来,微微眯起眼睛:“你是说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