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7
班纳特先生走后, 玛丽开始思索他这番话的意思。
在朗伯恩的时候,父亲从来不和玛丽单独谈心。他总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架势,让玛丽觉得他就没把女儿的事情放在心上。但是当她主动提出要搬到伦敦来时, 班纳特先生的反应则大大出乎玛丽的意料:父亲不仅早就明白她在想什么,他甚至给出了可以说是超乎这个时代的建议。
这也是在父母来到伦敦后,玛丽仍然选择先同父亲交流的原因。
至于父亲刚刚的那番话嘛……
玛丽向来瞧不起恋爱脑的莉迪亚——当然了,莉迪亚同样也瞧不起她,班纳特先生再次直言两个姐妹几乎没有区别, 无非是在拐着弯骂她事情做的太过分罢了。
而从“相像”展开的话题, 班纳特先生做出了表态:首先他很生气, 既生气于玛丽先斩后奏,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,家人完全被蒙在鼓里;也生气于到了这个地步, 玛丽是不明白班纳特先生的态度。她多次强调她有办法自立,难道一切不是因为她过于“自立”险些闯祸吗?班纳特先生要是不想让玛丽独立, 和他的妻子一样除了女儿出嫁别无他求,他根本不会让玛丽离开朗伯恩。
其次, 基于以上两点,班纳特先生绝对不会原谅玛丽,也不会高高兴兴送自己的女儿去挑战匪徒强盗。然而他并非一名可以扯着“为了孩子好”就亲自扼杀她想法和梦想的家长, 即使他再不赞同、再不支持,班纳特先生还是尽职尽责地给予了自己的建议。
这叫玛丽很是感动。
表面上看起来, 班纳特先生是个丝毫不关心妻女状态的丈夫和父亲。但他每一次对玛丽的评价都能把她说得哑口无言, 如果不是深谙女儿的脾性, 班纳特先生哪儿来的如此鞭辟入里的话语呢。
而父亲的一句提醒也彻底点醒了玛丽。
“报纸上一开始说你是名带伤退休的警探,你就真的是吗?”——玛丽当然不是!当时看到诸多对菲利普·路德身份的猜测时,玛丽只觉得好笑并没有多想。而父亲的话语却让玛丽猛然回过神来:她按照作者和侦探的身份要求自己,她是想这么做吗?
在成为什么职业的从业者之前,她首先是玛丽·班纳特啊。
作者也好,侦探也好,菲利普·路德也好,某位绅士的夫人也好,玛丽过于在乎这些名头了。那这和媒体们先给菲利普·路德冠上各种猜测:退休警探、神秘罪犯或者其他可能的身份,而后用各种有的没的线索去证明自己的猜测。这么做的报刊当然猜不出来路德的真实身份,因为先做出定义再去硬拗答案从根本上就是错的。
同理,她先把自己标榜成“要成为作者或者侦探,而不是某某夫人”的人,这样的目标固然远大,班纳特先生相信玛丽能做到。但这不是她想要的,追究到最后,玛丽不会快乐的。
总结一句话就是,人活着要明白是为了自己活着,而不是为了追求那些标签。
除此之外,班纳特先生还给了玛丽一个向班纳特太太坦白的好办法:记者小报能够根据现有线索胡扯,玛丽不行吗?
她甚至不需要编造谎言,换个方式道出事实就可以了!
意识到这点后,玛丽立刻来了精神。
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提醒,玛丽送走班纳特先生后急忙把凯瑟琳和莉迪亚喊过来,凯瑟利一进门就急急忙忙地开口:“爸爸没生气吧,你没和爸爸吵架吧?”
玛丽:“……”
她看起来像是那么不讲道理的人吗!
“我想出怎么和妈妈坦白啦,”玛丽对着两位妹妹招了招手,示意她们凑过来,“得需要你们帮忙。”
“帮忙?”凯瑟琳很是茫然。
“帮我演一场戏。”玛丽笑着说。
她小声嘀嘀咕咕,把自己的大概想法告诉了凯瑟琳和莉迪亚,听完她的计划,莉迪亚当即大大的翻了个白眼:“我不干,凭什么啊!”
玛丽:“求你了,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,我把你的那些帽子还给你了。”
现在莉迪亚还稀罕那些帽子吗,她嗤笑几声:“帽子是帽子,你当我十五岁吗,还会被这些东西诱惑?”
你现在也就十六岁好吧!
玛丽·班纳特火急火燎地拽着自己恳求帮忙,莉迪亚得意的尾巴都要翘起来了。她煞有介事地打量玛丽一番,一副“你也有今天”的模样:“不过既然你说什么都给我,帮你也行。”
玛丽:“你想要什么?”
莉迪亚:“……”
班纳特家的小妹顿了顿,而后总结道:“我还没想好,先欠着吧,总有用得着的时候。”
玛丽展露笑颜:“一言为定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