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子们也接二连三的回来了书院,顾史选了个比较好的日子,开了孔祠,带着身在书院的学子们祭拜了孔圣人,又做了一番宣誓,一场繁复的礼节过后,书院就又开始恢复了正常的授课。
书院的佃农们在秋收之前来了书院一趟,跟顾史父子讨了恩典,知道书院的佃农无需交税,只需将书院的佃租交上便可,大伙儿都兴匆匆的回去相走奔告。
要知道之前宁家住持书院的时候,佃农们交上去的佃租可都是含有赋税的,缴了佃租后,佃农们剩下的粮食,最多也就顶个半年。
那还是稠粥半饱三个月,糠米稀粥三分饱三个月,剩下的半年便只能指望那些瓜菜啦。
如今书院又归了顾家,顾家每年收的佃租都是按照年成收的。若是年成好大丰收,书院就三成的佃租。
若是年成不好或是绝收,书院就看着少收或是不收,甚至还会拿出粮食救济他们底下这些佃户呢。
说一说,宁家顾家想比,大伙会选谁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呀
佃农们热火朝天的秋收之时,顾西姐弟几人还是没有头绪。她想得脑仁都疼得快炸了,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,干脆暂时放下寻宝的事,直接带着弟妹们到田间地头,跟佃户一起劳作。
不得不说,几天下来之后,顾西的脑子倒是清醒了许多,将之前的寻宝经过细细缕了一遍,竟发现他们就差一个地方没搜查过。
顾宅
当年太祖不过是在顾宅的基地上建了一个小一进的院子住着,后来孩子相继出生,又陆续长大,就在这里造了这么个大院子。
原先太祖住的那个小院,如今便是顾宅其中的一个小跨院。
顾西记得那个小跨院,是因为那院子很是朴素,房子用的砖瓦就不怎么好,院子前后院的布局也不紧凑精致。
尤其是后院,竟然在茅房前边栽了棵石榴树。据说那棵石榴树,是太祖住进那小院后亲手种下的,如今已有近八十岁了吧。
那样的一棵石榴树,活得了这么久就算了,还隔三差五的结一树果子,不单个儿够大,还皮薄粒大肉厚汁水多又甜。
这样好的一棵树,又是寓于极好的石榴树,本该种在前院才是,真不明白太祖他老人家为何偏偏要将石榴树种在后院,还是正正的立在离茅房半步之遥的地方。
一般人家最多在茅房前种些美人蕉跟茉莉熏味遮掩,种石榴这样的事还真少见。
想到那棵突兀的石榴树,顾西就再也坐不住,拿起家伙带着弟妹们就开挖。
“仔细小心些,千万别上了石榴树的跟,否则这树定会被折腾死,倒是咱们可没的石榴吃哦。”田有幸一边不停的挥动手中的小铲子小锄头,大声的交代几个弟妹。
几个弟妹一齐应了声,就各自忙活去。这一天的,几个孩子强忍着那股茅房味儿,也没得半点的收获。
次一天晌午,顾晟小可爱正挥动小药锄打算将碍事的石头挖出来时i,竟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大坛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