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是我为了传道被满清官府抽的,那时候,神皇还没有入粤,这里的统治者还是野蛮、腐朽、堕落不知羞耻的满清官员,那时,十五岁的我为了福音传遍全球的使命,义无反顾的从香港潜入海京传道,被抓住了......”
王心台声泪俱下的说着,台下的听众好像都被震撼了,多愁善感的女信徒有的开始哭泣,但是后面的方秉生把身体又放低了,鼻子里不屑的哼了一声。
这也是为何虽然儿子在这里复读,他却很少来这里的真正原因:他认识王心台!
王心台的鞭刑伤绝非他说的那样20年前被满清官府抽的,恰恰相反,是几年前海宋王朝抽的。
几年前,大宋经济高速发展,百姓比满清有钱多了,有了钱腰杆就挺直了,有些旧派文人开始饱暖生淫欲,看匪首新皇帝很像个“圣君”的架势,他欺师灭祖信洋教?那是因为圣君比较粗,不知道孔圣人口活的妙处。
于是旧文人们开始试着能不能把自己的真神孔圣人请回来,这是一股风气,至于被赵阔定义为“邪灵的反攻倒算”。那是后话了。
那时候方秉生在宋右铁电西学事业蒸蒸日上,有权有势,当然人脉就找来了;想要什么圈子的人脉,人家都是受宠若惊,方秉生内心爱好儒学,结果认识了几个搞报纸的文人。
他们建立了个“基孔教”(基督之下孔圣人教会什么的),摆上耶稣、皇帝、孔老二塑像、下面左边《圣经》右边《论语》,后面还有瓜果、猪头、西洋牛排当做祭品,大家烧香磕头,一体祭拜耶稣、孔子和皇帝。
其实就是为了抱住洋教和皇帝大腿让孔老二重回尊位。一开始咱当不了老大。但您只要给我个殿堂里的编制,我端茶递水都可以的。
方秉生自己被忽悠得差点加入“基孔教”(基督之下孔圣人教会什么的),结果那教被定义为邪教一种,骨干被皇帝破口大骂着“失足爷们集团吗”全被抓去挖煤了。方秉生后怕了一个月。他可在失足爷们集团办的报纸上以笔名发过几篇文章呢。
之所以没被抓进去。是因为方秉生精明,真正吃透了儒家的精髓:要“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。吾亦为之”(有好事的话,端茶递水我也得挤进去);但却“不立于危墙之下”(势头不妙不要去,去了也要跑),所以他要先看看这伙人的斤两。
这事也简单,收到“宣教酒席”的请柬后不去,却直接到那酒楼包个单间,然后就竖起耳朵听隔壁那群基孔教志士的豪言壮语了。
王心台给方秉生的印象还是蛮深的:“宣教酒席”王心台他也去了,那时候,他面有菜色,非常削瘦,把他现在的脸削掉一半都比那时候的他脸宽,身为一个报社记者,看得出来他把自己地位看的很高,虽然脚下皮鞋是开口的;
谈论之际,他比较激动大吼大叫:“儒学乃是治世法宝,科举怎么能不考呢?”、对,等咱们教壮大了,必须要求朝廷开新科,不能考外语、数理化、就是四书五经啊!”、“我等忠肝义胆,对大宋的忠心天地可表,就是朝内奸臣众多,我回去就朝大臣写信上书表效忠之心。”、“对对对,一定要给宦丞相写,那是大宋朱熹啊!”........
看得出也听得出,王心台在那个酒席上是个捧哏的,因为又穷又人微言轻,他说话没人接茬,大家都是捧某大报主编。
方秉生听了半天,没怎么搀和过这伙人,只是因为觉得参与的家伙都太寒酸了,配不上自己的地位,而且对于儒教修养,怕是还比不上自己,全娘的科举来做官去,连个漂亮话包装包装都不会,太低级。
不过当时被“教友”看不起也不是坏事,后来基孔教东窗事发,主犯都被拉到海南岛挖矿去了,次犯听说拘禁或者鞭刑不等,王心台教内算最屁屁的,因为治安局还没行动呢,他所在的报社就倒闭了,失业的他,作为无业游民受审的,仅仅挨了鞭刑,其后不知所踪。
当方秉生落魄来到十里沟的时候,见到了王心台,有些吃惊的问了问周家父子这所谓的归正宗长老的情况:十里沟这边的人并不知道底细,只知道他是从城里无业流落到十里沟贫民窟找工作,最惨的时候住滚地龙,这种人多得是,不稀罕也不起眼。几个月后,就突然开始传道了。
因为他识文断字,懂圣经,口才不错,又算最早扎根在贫民窟里开始传道的牧师,几年下来,教会办得很大,信徒极多,自己也成为十里沟里很有影响力的传道士了。
当王心台上门面谈请公子前往书院就读的时候,方秉生脸上极端的客气,肚里却是大笑:你不认得我,我却认得你!
现在听王心台把鞭刑栽赃给满清甚至儒家,意图很明显是在利用伤疤布道传教。
“王心台,你现在是个优秀的基督教传道士了,昔日那个基孔教热血志士哪里去了?孔圣人啊孔圣人,谁还会给你摆上猪头呢?”方秉生心里暗想,突然有些伤感。(未完待续。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