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说,面对领导的问话,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也不说。
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。因为领导既然问你了,那就说明领导希望从你这里听到一个答案。要知道领导也是普通人,虽然他们身居高位,可问题就是在这里,因为身居高位,领导想要听到真实的声音就很难,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,就是通过询问下属来知道下面的声音。
这样一来,就出现了一个问题,领导询问下面的人,目的自然是希望听到真实的声音。但是基层的那些干部,却都有一个通病,那就是他们都只会让领导知道自己想让他知道的事情,然后阻止他知道自己不想让他知道的事情。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个现状,那就是上面的人想要了解真实的情况,可却被下面的人选择性的告诉了一些情况。只不过这些事情,不是由领导来决定他是不是喜欢知道,而是下面的干部帮领导在选择,领导多数情况下是被动的。
就好像呼延傲波这个级别的干部,出门动辄车队伺候,想要了解一些地方上的真实情况,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。
所以,他只能选择自己安排一些人,去了解地方上的情况。
就比如今天呼延傲波问徐君然,他提起二十四史的意思,自然就是希望能够以史为鉴。
而徐君然的回答也很有意思,徐君然故意提起明史,意在告诉呼延傲波,所谓史书,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。
两个人虽然没有直接明确的交换意见,可是暗中却有了一个沟通。
这个事情的焦点,就集中在呼延傲波之前对徐君然询问武德县工作情况的上面。要知道李家镇公社如今所作的一些探索,以及武德县工作出现的一些分歧,徐君然都已经对呼延傲波或者暗示,或者直接汇报的说了出来。呼延傲波提出让徐君然多看史书,自然是希望他能够从历史当中吸取教训,不要为人所乘,而徐君然的答案也很简单,他用明史作为例子。就是回答了呼延傲波。历史是胜利者才有权去书写的,也就是说只要自己把李家镇公社的经济发展上去,那么就不必在乎现在这些人的看法。
而呼延傲波从徐君然这里。也了解到了一个真实的基层,这让他对于徐君然的印象又好了几分,毕竟在这个年代,敢于说真话的人不多。
轻轻的叹了一口气,呼延傲波看着徐君然,意味深长的说道:“从五十年代开始,华夏敢于说真话的人就越来越少了。”
徐君然的脸色一整,他自然明白,呼延傲波的话里面是什么意思。不外乎是在感慨最近这些年的运动,让人们逐渐的失去了自我,只会唯唯诺诺的奉承上级,听上面的指挥。
犹豫了一下,徐君然还是缓缓开口说道:“书记,有些时候。不说话并不代表不明白,只是环境逼的人说不出话来。”
呼延傲波一怔,看向徐君然的目光略微有些不同:“那你的意思是,如果环境允许,人们就能说出来话了?”
徐君然轻轻摇头。他想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及九十年代初思想领域混乱的状况,平心而论,徐君然对于那场关于自由化的讨论一点兴趣都没有,上辈子那个时候他正在读大学,对于这种所谓的自由之争,徐君然的想法就是可笑之极,还是那句老话,如果把权力真的都交给普罗大众的话,那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,因为越是处于基层的人,看到的东西就越狭窄,一旦一个人的目光只能够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,而他手里面又有了权力的话,那才是这个国家要走向穷途末路的征兆。
“呼延书记,我始终都觉得,我们华夏的建设,要走出来属于我们自己的路。不管是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,还是我们邻居老大哥的道路,都未必完全适合华夏,这就好像一道菜,几个不同的人吃了味道肯定是不一样的,要根据食客不同的口味添加佐料,因地制宜才是我们真正的发展方向。而您所说的什么时候可以说话,我觉得,不管说什么话,我们的发展方向不能变,我们的本质不能变。”
说完这番话,徐君然看着呼延傲波,诚恳的说道:“华夏要发展,就得走自己的路,过度的学习西方或者其他国家,反倒是会适得其反,影响我们国家的安定团结。”
话里面的意思虽然没有说的很清楚,可呼延傲波的脸色却微微变了起来。
能做到如今的位置,呼延傲波用心思敏锐来形容丝毫不夸张,对于他来说,徐君然的这番话有很多种理解,可不管怎么理解,都似乎是在对如今上面大力倡导的改革开放的一种批评和建议。
“曹俊明前段时间发表的那篇文章,是你写的吧?”
沉默了片刻,呼延傲波看着徐君然一字一句的问道。
徐君然点点头,这个事情已经不算是秘密了,在呼延傲波这样的老江湖眼中,曹俊明一直以来的态度虽然是赞同改革开放,可是还没有深化到那种程度,更何况署名带着徐君然,这个事情本身就存在着让人怀疑的地方。
而且徐君然的目的也早就已经达到了,自己进入了高层的视线当中,还被一号首长点名表扬,一下子成为了风口浪尖的人物,曹俊明也得到了好处,现在就提起出仕,而且还是直接做了县委副书记,获得了一个高。更重要的是,徐君然利用这个事情,一下子把黄子轩给坑的不轻,黄副处长一个堂堂的宣传部领导,竟然发表跟高层意见相悖的文章,这一下子就让黄子轩的仕途蒙上了一层阴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