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但在1953年英美两国安排了一场政变,罢免了莫沙德哈,并安排礼萨?巴列维成为沙阿。这位年轻的沙阿挥金如土,他的妻子用牛奶浸浴,而他的午餐是由协和飞机从巴黎空运而来,伊朗人民却在挨饿。沙阿用残忍的内部警察维持他的权力,一个标志着酷刑和恐怖的时代就这样开始了。”
“接着他宣扬伊朗西方化,激怒了那些宗教保守派的人,1979伊朗人民推翻了沙阿,流放的神职人员阿亚图拉赛义德?鲁霍拉?霍梅尼回国统治伊朗。接着这个国家经历了肃清、敢死队,陷入一片混乱,即将被癌症夺去生命的沙阿在美国找到了政治庇护,伊朗人民在大使馆外游行,要求美国交出沙阿,他们要审判他,吊死他。”
搭配着插画和影像资料,影片以旁白的方式,快速而又简洁的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。
狂热的伊朗人在美国大使馆前发动了浩大的示威游行活动,连续多日的活动以及某些人幕后的纵容暗示,终于发生了国际外交史上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。
那些霍梅尼的信徒,冲进了美国大使馆。
开端的戏份并没有瑞恩的参与,乔治?克鲁尼就像当初说的那样,拍摄出的画面充满了七八十年代的质感,他特意选取了老式的35mm胶片摄像机拍摄整个场面。甚至在拍摄游行人群时,找来70年代新闻影像记录采用的老式超级8毫米摄影机,用这种早已鲜有人问津的古董级设备。完成了绝大部分人物特写部分的拍摄。
伊朗人冲进了大使馆,美国人却等不到任何伊朗政府方面的支援。无奈之下,只能做最坏的打算,开始销毁使馆中的秘密资料。
如同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大使馆一样,这些地方总有些见不得光的东西。
为了生命安全考虑,数量有限的美国大兵们没有开枪抵抗,只是发射了有限的催泪瓦斯,美国国务院与使馆的通话连线一直在进行,却对这一情况爱莫能助。众多的美国使馆人员只能沦为伊朗人手中的人质。
在这种危机时刻,负责签证大厅的六名美国人,幸运的从使馆后门逃了出去,电影也稍稍展示了大美利坚主义,比如让等候签证的伊朗人先逃走,他们在后面压阵……
尽管逃脱的过程中,有人还被其他国家的大使馆收留过,但电影的主题不在这方面,此时都做了简化处理,他们逃进了加拿大使馆。被时任加拿大大使的肯?泰勒收留。
瑞恩的剧本没有提英国和新西兰方面的问题,都是英语区五基友的成员,没必要在这种模糊不清的事件中。往对方脸上抹黑,省的以后招来英国和新西兰方面的抗议。
至于伊朗人,谁去管他们。
换句话来说,黑的就是他们,毕竟是伊朗是绝大部分美国人心目中的世界邪恶源之一。
所以,电影中展现的几乎就是个人人都是恐怖分子的狂热国度。
当托尼?门德兹单枪匹马进入如此危险的国度时,正好借用这种氛围,显示他的英雄气质。
事件发生后,美国国务院与华盛顿当局也想出了一系列措施。却没有什么好办法,69天后。华盛顿街头随处可见黄丝带和祝福标语,但营救人质事件没有任何进展。
当然。释放沙阿交换人质是绝对不可能的,美国在全世界扶植的傀儡可不仅仅是这一个,如果放弃了他,那些小弟会怎么想?
相比那些被抓在使馆充当人质的人,逃出去的六个人才是美国政府真正头疼的所在,一旦他们被抓住的话,面临的极有可能是伊朗人的绞刑架。
既然是标准的主旋律电影,展示出的一定是美国政府绝对不会放弃这六个人,会想尽一切办法从伊朗将他们营救回国,英雄也到了该出场的时刻。
瑞恩饰演的托尼?门德兹,典型的七十年代美国人装扮。
他赶去中央情报局总部的一路上,无论是路边飘扬的黄丝带,还是收音机中愤慨的民众的喊声,亦或者cia总部大堂中纪念为国捐躯的人标语,无不在宣扬爱国主义这一主题。
救援落在了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的头上,他们面临着巨大的难题。
加拿大方面认为风险太高,通知美国当局赶紧接走那六个人,而霍梅尼的伊斯兰卫队召集了大量的童工,拼接被碎纸机粉碎的美国使馆人员图像……
所有的一切,都显示着救援势在必行。
一场有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的官员参加的联合会议上面,一项项充满幻想的救援计划,被托尼这个救援专家无情的用现实打碎,所有的猪队友都在衬托主角的形象,但是托尼暂时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案。
如同所有的美式英雄一样,托尼同样面临着一些家庭方面的问题,这样做虽然庸俗,却是北美观众最喜闻乐见的情节。
就在与儿子的电话中,托尼得到了提示,看到了电视台播放的《决战猩球》……(未完待续)